加强国民心理健康再次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加强国民心理健康再次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是自2023年10月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提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之后,国家层面的又一次表述。

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了诸多目标,包括试点地区依托基层综治中心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这是心理健康议题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注重解民忧、纾民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加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受疫情影响,普通人群里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的病例,尤其是焦虑的问题,需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补齐精神卫生等服务短板。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社会心理服务。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则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这一要求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关注,也反映了心理健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和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旨在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心理健康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的来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呈现出不断加强和完善的趋势。国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将其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闽ICP备20210031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