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留守经历、缺乏父母关怀及亲子沟通、师生关系疏远、同学关系不佳的青少年有更高的抑郁、焦虑风险;心理健康状况好的学生在学习上更努力、有更强的内部学习动机;而心理健康风险较高的学生有更高比例不想上学,学业韧性更差,学习效能感更弱。
近几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叠加学习问题引发家庭、社会广泛关切。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针对家庭和学校这两大关键因素,对五万余名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开展调查,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各占约1/3,51.4%为女生,48.7%为农村户口,33.3%为独生子女,调查包括8937名留守青少年。本报告聚焦于父母、老师、同伴的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学习表现、品质、动机、效能感等的关系,并基于调查结果对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